从前慢一去不返
时间:2020-02-07 20:00:09 来源:潞城环保厂家 浏览量:2
2015年,木心先生的《从前慢》火了,与匆忙奔走的现代生活相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显得弥足珍贵。当然,现代生活不止有“快”这种色彩,那一年火的也不只是《从前慢》。
“消费升级”成为那一年互联网圈耳熟能详的词汇,伴随着消费升级,人们谈得最多的是“新生活方式”,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和生活有关的方方面面都宣布革新。
盒马鲜生的侯毅说做饭对年轻人而言是一种可以和朋友分享的生活方式,并不是单纯地解决温饱问题;左驭资本执行董事韩泽认为,以前旅游是观光+大交通,如今旅游是生活方式的异地化+大交通;房地产开发商不再只赚卖一套房子的钱,他们琢磨着怎么转型为城市配套服务商,让住宅社区成为所有生活方式和精神内涵的入口。
在消费升级大背景下,生活方式就这样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那么,生活方式到底新在哪儿?
一、新的消费人群。为众多新消费品牌买单的都是新一代年轻人,更确切地说,是80后、90后具备一定消费水平的白领阶层。一方面,2015年中国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国家层面开始重视消费和供给侧改革,人们逐渐把实物类消费支出转至服务性消费如文化娱乐、旅游、生活服务等;另一方面,80后、90后正代替60后、70后成为社会主要消费力量,他们拥有绝对的消费决策权。
二、新的消费观念。不盲目追求价格高昂的奢侈品,升级的是对产品品质和个性化的需求。对于这点,天奇阿米巴创投基金投资合伙人魏武挥曾发文分享,他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增长红利已经结束,线上流量争夺战基本告一段落,这个时代最大的红利是观念红利。
他把观念红利的四个特点列举了出来:1、品质上,不在意山寨,但不能粗制滥造;2、制作上,颜值即正义;3、用户非常懒,不能过于繁复;4、对新鲜的,没见过的东西充满好奇心,所以忠诚度不高。
三、新的消费渠道。《木兰辞》里“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的场景已经一去不返,线下渠道更多是商业综合体,集餐厅、娱乐设施、电影院以及服装品牌等于一身。而大部分时候,人们的消费都在线上完成,通过各种细分领域的App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
四、最后是新的消费内容。以前消费者更重视商品的功能和特性,现在讲述一个商品的故事更容易让用户驻足和买单,内容电商层出不穷,就连淘宝也开了个“淘宝二楼”的栏目,通过故事短片来推销商品。
据淘宝产品平台总监、内容开放计划负责人陈镭提供的数据,2016年淘宝平台内容消费规模增长达170%,“淘宝二楼”栏目吸引超 6000 万人,推荐相关商品销量过亿元,部分商家销量翻 200 倍。
音频、短视频、直播、IP以及知识付费作为内容消费的重要代表,在不同的时间段都掀起过一波风潮。实体书店也不断迭代升级,从单一的售卖图书的标准店转变为生活方式集合体,努力打造能引领消费者生活方式的高级业态。音乐节不只是音乐人和观众狂欢的舞台,从业者们想在生活方式上作细分,比如打造亲子音乐节,强调互动和体验。
不得不说明一点,人们在消费领域的各种变革是新生活方式的投射,但这并不代表全部,还有独居、丁克、聚会、爱美、怕死、享受、二次元、追星等不一而足。
贝塔斯曼投资副总裁汪天凡更是认为新的生活方式不等于消费升级,生活方式的变革本质上是时间分配的变化。“比如最近几年大家越来越多地将时间分配到旅游、电影等上面了,这些现象本质上只是人们在时间分配发生了变化,并不代表消费升级,一张电影票才50块钱一张,消费升级能升到哪里去?”
关于消费升级和新生活方式,如果你感兴趣,看完这篇文章后仍然意犹未尽,我想给你推荐一个继续学习的好机会。
2017年6月16日,没有比这更垂直的「新生活」论坛在上海举办,魔方公寓创始人葛岚、住佰家创始人张亨德、蓝港互动集团总裁廖明香等嘉宾出席,讨论企业该如何抓住定制式、个性化的生活场景?「新生活」下的消费观又会带来哪些商机?如果你同样好奇,来见面聊!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亿欧,经亿欧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大连治疗癫痫病方法
冠心病头晕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