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數據運用促生態環境供給側改革
时间:2019-11-06 07:45:50 来源:潞城环保厂家 浏览量:5
以大数据运用促生态环境供给侧改革
我国正在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方式的重大调整,供给侧改革成为经济管理的基本方向,即从过去侧重于依靠需求管理,转向重视创新驱动的供给结构侧管理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通过供给结构的调整,特别是通过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的实施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通过企业创新能力的建设来提高生态产品功能,通过公众参与能力的提升来完善生态服务评价,从而达到使广大公众拥有更好的生态环境质量体验和获得感的目标“十三五”期间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迫切需要政府和企业提升环境质量改善能力和服务水平,从而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同时,生态环境本身也是社会生产力的基本组成要素,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宝贵的资源,也是持续发展的生产力,如何通过生态环境资源的管理创新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效能,是摆在眼前的重要任务从客观需求来看,当前,人们对于生态环境质量的需要不再是均一的、固定的、唯一的,除了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之外,表现更多的诉求是差异化的、个性化的和不断变化的这种多元化、个性化和动态化的需求特征,使得生态环境管理的目标、参与的主体、管理模式和调控路径日趋复杂在这种背景下,亟需采用对复杂问题更具适应性的现代化科技手段、管理平台和政策工具,这为大数据应用在环境数据存储、状态分析、趋势研判、环境管理和环境决策等方面的应用创造了巨大的空间大数据改变了我们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将政策方案付诸执行的方式,催生数据化决策及智能化决策,推动管理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大数据可以让我们了解真实情况,带来更为开放、透明和负责的政府;大数据可以从数据共享、内部竞争、细分服务、智能决策、创新驱动等方面改进政府绩效要想满足广大社会公众的多样化需求,首要前提是利用大数据的强大分析能力对公众需求进行精准识别和分层、分区,这些信息将成为确定环境管理目标和工作方案的重要参考其次,环境大数据的应用为解构公众获得感与环境质量目标、环境管理的实际工作的复杂机制构建了技术工具,特别是其基于关系和过程的面向动态复杂系统的分析工具,将有效提高环境管理的实际工作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联性此外,大数据思维和技术方法将有助于政府打造一个更加高效、透明的环境管理平台在工作链的各个环节中,大数据的渗透将改变现有数据处理能力和环境管理模式,当数据能够在络不同主体之间做到络协同,确保实时的信息传递和共享的时候,政府便能够建立统一的以工作链为导向,以信息链为纽带,以质量链为依托的环境管理平台,通过合理的监测监管指标和反馈机制的设计,不仅可以使政府摆脱盲目性和黑箱操作的烦恼,提高对各种突发情况的识别和应对能力,而且便于社会力量的参与和监督,推动全社会共同努力实现环境质量的改善舍恩伯格和库克耶在《大数据时代》中认为,大数据为人类的生活创造前所未有的可量化的维度,它对人类生活以及与世界交流的方式提出挑战,正在改变人类作决定和理解现实的方式,大数据时代思维有三大变革,一是可以分析更多的数据甚至处理所有的数据,而不再依赖于随机采样;二是研究数据如此之多,以至于我们不再追求精确度;三是由前两个转变所促成的——我们不再热衷于寻找因果关系而最大的转变就是,放弃对因果关系的渴求,而取而代之关注相关关系基于以上思考,对生态环境供给侧改革中大数据的运用提出以下观点第一,大数据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管理的宝贵资源在互联时代和物联时代,各种传感器、统计、监测、用户数据的生产正带来生态环境数据量的爆发式增长,我们不仅要管理这些数据,更是要引发数据思维的变革,将大数据的技术手段和思维方式引入生态环境管理,利用数据为环境管理和供给侧改革服务大数据的核心就是预测长久以来,人们认为自然现象是可以预测的,而人类行为难以预测预测人类的行为,在以往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大数据时代产生如此多的电子踪迹(著名数据科学家彭特兰形象地称之为“数字面包屑”),提供关于人类行为的海量化数据,这使得研究每个人、每个群体,甚至整个人类的习惯成为可能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本质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多层次、个性化和持续变化的需求,对人们来说,需求与污染物浓度和减排控制的概念之间存在看似抽象不可捉摸的联系,但是却可以通过人们的行为、偏好、口碑、健康等各种各样的数量化指标表示出来,表现的形式不仅可以是数字、文本,也可以是图像、图形、音频和视频通过数据的清洗、甄别、加工和处理,把这些与生态环境质量相关的海量数据汇总起来所得到的大数据资源蕴含无限丰富的信息在实际工作中,为实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应该尽可能地从部门政务信息、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排放统计调查、个人活动信息、络等途径获取更多反映实际生态环境状况、需求及其实时和动态变化的数据集,通过数据关联建立部门大数据库拥有的大数据越多,数据挖掘能力越强,数据解释力越强,就越能够准确地了解需求,越能快速地满足需求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大数据是改善生态环境质的重要知识源泉,一旦思维转变过来,数据就成为激发新管理与新服务的动力因素第二,大数据的应用能显著降低信息不对称的成本在实际工作中,生态环境质量信息的不对称是导致公众对于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不满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生态环境信息的指标很多、专业性很强,普通公众对于生态环境质量和发生过程的理解较为有限在此情况下,一旦出现环境事件,由于信息不对称,公众由于环境信息来源闭塞,很容易出现对真相的认知偏倚和恐慌,产生对政府工作的疑问,严重时甚至发展为恶性群体事件因此,为保证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工作落在实处,落在老百姓的心中,一方面要通过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理解和判断能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公众的参与性和信息的公开度,让公众掌握尽可能充分的生态环境质量信息,了解身边的环境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判断和行为大数据的出现,让公众通过互联能够更加准确地掌握环境产品和服务的状态及过程信息,特别是了解官方及第三方渠道发布的各种信息及其他人的评价,形成较为客观的认识,从而有效减少因为信息误导而导致的误判同时,政府也可以充分地利用大数据,向公众传递更为准确的生态环境质量信息,这样能实现生态环境质量供给而带来的效益双向增长第三,利用大数据工具牵引生态环境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在“互联+”和大数据时代,当土地、资金、人力、管理、技术和服务等传统要素全都需要依托于数据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时,大数据技术将成为决定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关键性因素和政府环境管理的核心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离不开技术创新,只有新技术的应用才能带来突破;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也离不开管理的创新,管理水平的提升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有效去除低端产能,还能因应形势的变化提供各种标准和规范,为供给侧结构调整提供技术环境此外,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也离不开服务的创新,随着智能化和个性化服务需求的增加,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硬”创新越来越离不开服务的“软”创新,只有服务项目的不断升级和内容的不断更新,才能带来整体上的创新需要注意的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往往并不会自动的产生,只有当这些创新真正适应需求,才能真正地对人们的需求构成支撑在很大程度上,这取决于大数据的有效应用,特别是通过大数据关联分析技术和需求评估技术,判别哪些方面是公众所需要的这将使技术、管理和服务等各类资源面向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社会需求而得到真正的优化配置大数据与智能化时代的环境治理与改革充满机遇、挑战与风险借用彭特兰的话来说,“尽管数字络的使用改变了经济、商业、政府和政治的运作方式,我们仍然无法真正洞悉这些新型人机络的本质”我们所需要的是认清时代,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克服困难,规避风险,通过大数据和智能化打造“数字利维坦”或智能政府,创新政府环境管理模式,推进国家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小便黄怎么改善宝宝厌食怎么办
新生儿咳嗽

- 上一篇:2016品牌家紡加盟店排行榜1
- 下一篇:黃平縣超前完成污水處理全覆蓋工程二期2
-
怎样饲养大麦町犬位置
怎样饲养大麦町犬怎样饲养大麦町犬 17:35:30出处:络点击:3034 导读: 大麦町犬个别较大,加上它原是拖曳犬和...[详细]
2022-06-10
-
怎样预防贵宾中暑位置
怎样预防贵宾中暑怎样预防贵宾中暑 16:11:59出处:络点击:2047 导读: 夏天要随时注意贵宾是否出现异常行为或...[详细]
2022-06-10
-
怎样非常有条理的挑选边境牧羊犬位置
怎样非常有条理的挑选边境牧羊犬怎样非常有条理的挑选边境牧羊犬我们要有条理的做好每一件事情,也包括对狗狗的选购,其实这是对边境牧羊犬与自...[详细]
2022-06-10
-
恩人你从此就是我的主人位置
恩人,你从此就是我的主人恩人,你从此就是我的主人 16:11:59出处:络点击:1470 导读: 2月27日上午9时许,110指...[详细]
2022-06-10
-
怪异杀手牛头梗厉害吗位置
怪异杀手牛头梗厉害吗怪异杀手牛头梗厉害吗 17:41:18出处:络点击:4645 导读: 牛头梗属英国血统,名称源自19世...[详细]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