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还要忍受多少年雾霾
时间:2019-12-07 20:37:02 来源:潞城环保厂家 浏览量:2
中国人还要忍受多少年雾霾
空气和水,这些我们祖祖辈辈无限信任的物质,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危机四伏了而让这些人类须臾不可或缺的物质变得不再安全,仅仅用了短短的100年这100年,正是科技成果全面重塑人类生活的100年现实世界的复杂性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料正如欧洲环境署的一份报告中所说:“条块分隔的科学,无论多么博大精深,都不足以成为预测或缓解这种复杂系统影响的基础学问……”环境问题正是这样的复杂系统那么,前方的路在哪呢本期“聚焦”栏目刊发此文,试图引发大家的进一步思考与行动 ——编者“发达”的路我们能走吗几周前,一场罕见的长时间、大范围的雾霾笼罩了中国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一个国家里,总有人专门做预见者的工作就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来看,不能说预见者们没有发言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高了,环境污染必然随之加重然后提高治污技术,强化污染治理先行国家无一例外工业化之后,产业升级,高污染产业向落后地区转移,人口向新的空间移民、殖民先行国家无一例外这样的路,前一程,中国跟着走了越往后,越跟不上在治理污染方面,由于执法力度在现实层面遭遇严重消解和抵制,即便买来和发达国家同样先进的技术设备,效果也相去甚远在人口转移和产业升级方面,发达国家走过的路,在人口密集产业的中国走起来很难所以,按规律推,我想说:第一,大气污染严重到这个地步,其实是早就可以预见的第二,比大气污染更严重的是水污染只不过由于呈现方式的不同,还没那么引人注目2012年6月,我在腾讯微博做客座总时曾预言:按现在的趋势看,环境污染问题会越来越糟,10年内一定会有极端的环境灾难事件出现如今这一次次全国性的雾霾,已经算是环境灾难了,但是一定还会有更严重的环境灾难出现为什么如此肯定地作出这个判断很简单:中国的国土面积、人口基数、发展路径和生活方式,四个元素的组合,必然导致这个结果中国经济高速发展30多年,伴生的污染问题处于增长和转移的阶段就是既有从无到有的污染,也有在充分利用环境容量的口号中形成的城乡间、发达和欠发达地区间的污染转移中国经济发展的后30多年,污染问题将呈量变引发质变之势,极端性的环境灾难将不断出现最乐观地预计:中国的环境问题开始整体好转,应该是在第二个30年之后当然,这还得仰仗总体政策正确、国人配合也就是说:中国人还得再忍受雾霾、污水等严重污染最少30年日本由“川崎哮喘”、“水俣病”肆虐到环境全面好转,用了大约30多年中国现在的情况,比日本难多了相对于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再治理的路子,中国的去污之路更艰难百倍,产业升级以及高污染产业的转移,因为后发劣势,难度和空间都不可同日而语更加不同的是:中国的体量实在太大全世界发达国家总人数加起来也没中国人口多也就是说:发达国家通过产业升级、建殖民地等策略,现在得以穿西服动鼠标挣高利润,以中国的体量和现在的国际大势,要完成这些高污染产业的转移和升级,难度和耗时都会很惊人且结果不可预计“数不清的烟囱”的变迁有回忆文章写道,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说,要很快发展到站在城楼上能看到数不清的烟囱这充分表露了中国对于工业化的急迫心情当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国来说,工厂是先进和现代化的象征,当然会建在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不光在北京,在中国的各个城市,越是中心地带就越是工厂林立,北京王府井、上海康平路附近都有工厂改革开放后的第一阶段,一方面许多企业效益不佳,而中心地段的商业价值凸显,于是一些企业开始自己转型,把工厂用地用做商业开发在环保意识觉醒后,各个城市都开始整体性地把工厂迁出中心区域,尤其是那些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噪音污染严重的工厂迁到哪里去呢迁到每个城市的边缘地带、郊区以及其他欠发达地区有一个时期,中国各个城市中心地带的大气、水、噪音污染大大减轻但另一方面,中小城市、城镇、农村的环境污染却越来越严重起来工厂在这些地方越建越多,当然是重要原因新华社曾经引用时任水利部副部长翟浩辉的话说,我国农村化肥、农药、除草剂、农膜的大量使用,已经造成了严重的面源污染(指相对于点源污染而言的一种水环境污染类型),许多河道发黑,河岸杂草丛生,垃圾成堆,不少农田有害元素含量超标、土壤板结硬化许多乡村特别是乡镇企业发达地区和开发项目比较多的地区,很难找到一块净土、一方净水以往那些山清水秀、水草丰美使人怀念的乡村,逐渐成了土臭水黑、垃圾遍地的所在,与此同时,在城市,昔日的工厂变成了大片绿地或高档住宅小区,适宜生存之地由乡村全面转移到城市农村的污染,最终都随着水流、农产品……和很多很多人的生活联系起来农村的困窘,最终都将会以各种形式回馈到社会农药、化肥等各种污染,最后都会进入水中和大气中,最后进入我们的口中、肺中事情就是这样,环境保护在大城市越来越受人关注,但在中小城市、城镇、农村,问题正变得越来越严重而如果中国广大的中小城市、城镇、农村处在严重污染之中,中国总体的环境容量自然日趋饱和2013年8月的一场大风之后,北京的雾霾被驱散但是在类似回龙观(位于北五环与北六环之间)这样的郊区,裸露干燥的路面遇风很容易扬尘,成为雾霾的来源之一 郑挺颖/摄 讲生态言必称西方之后如今在中国讲生态问题,往往言必称西方西方生态思想对中国人的影响越来越大,西方人影响中国人的,不光有生态思想,还有他们的生活方式如今这个世界有70亿人,70亿人都希望像美国人那样生活美国人如今怎样生活呢?——“人们几乎不为自己做事我们不用从生食开始烹调我们的食品(55%的美国消费者的食品预算,花在了餐馆和即食方便食品上)我们既不缝补,也不熨烫,更不制作我们的衣服;我们既不用烘烤,也不用建造,更不用我们自己修理;我们除了孩子几乎什么也不生产,并且一旦我们做了那些事,我们就降低了身价”(《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美国学者艾伦·杜宁著)20世纪50年代,西欧人过上了同美国人一样的生活20世纪70年代,日本人过上了同美国人一样的生活今天在印度,“大约一亿中产阶级的出现,已经导致了从汽车、电视机到冷冻食品每一样东西销售量的爆炸性增长印度城市的街道被世界上最危险的交通和最严重的空气污染填塞这是由于数百万摩托车和轿车涌入了原先主要由自行车、公共汽车或牛车占据的道路信仰朴素和有着节约传统的保守的印度人,正渐渐让位于一个思想自由和花销也同样自由的新一代”(《多少算够》)中国人无疑正沿着同样的道路急行中国的人均财富只能排名世界第104,有人计算,实现13亿中国人的美国梦,中国的资源总耗至少要扩大50倍伴生的污染量呢无法想象也有中国人说:谁规定中国人只能住在茅草屋里看着美国人开汽车住洋房凭什么当我们发展时就该忍受贫困维持生态平衡西方教给中国人的还有他们的经济发展模式20世纪后期,当西方世界的经济状况欣欣向荣,而采用其他发展模式的国家个个灰头土脸的时候,西方世界什么也不用说了,每一个想过好日子的民族都会跟着他们的脚步走中国就这样跨进了新的发展轨道,而在跑道边掐着秒表计算中国奔跑速度的,是西方人用生态平衡的眼光来看,中国成了这样一个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燃煤国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与资源消耗一直成正比例上升,中国的自然资源绝对支撑不了目前西方式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这种困窘,其实西方在发展过程中同样遇到过,西方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之一,是发现和建立殖民地,从世界其他地方进口资源,把污染产业甚至垃圾向外转移事情就是这样西方传给中国人完备的生态理念,也传入了令中国人向往的生活方式,还把中国纳入了和他们相同的经济发展轨道但问题在于,这几者是相互矛盾的,生态文化理念和经济发展及生活方式发生强烈冲突于是中国人不得不像金庸小说中的老顽童一样,以一个巨人的形态,在左右手相互搏击的痛苦中前行美国教授布朗的一段话被许多中国人转述:“由于中国如此庞大的人口,人类至今走过的所有道路,对中国都不能适用,中国非得开辟一条全新的航道不可这个发明了造纸术与***的民族,现在面临一个跨越西方模式的机会,向世界展示怎样创造一个环境上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中国如果成功了,就能为全世界树立一个榜样如果失败了,所有的人都将为此付出代价”中国这样一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在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上如果没有清醒的认识,后果可能是谁也无法预测的中国人必须收心敛性今天的中国人,每天都在被刺激着为了推动经济的发展速度,所以要不断刺激消费新中国建立之初,生产、生活照搬苏联模式,生活水平低下,长期处在一种短缺经济中但今天许多人回忆,称那时的生活里有一种低水平的快乐我一直在思考,那种快乐从哪里来想想那时的模式:稍具规模的单位,办公楼旁边就是宿舍楼,生活区里配套托儿所、幼儿园、子弟学校、医院或卫生所,在牺牲自由的不快里,收获了极大的便利很多人不用挤车路上耗几小时上下班,不用接送孩子,不用到处找人求人给孩子找幼儿园找学校……面对今天人人都在追求的以大房豪车为标准的美好生活,我一直在思考有没有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让中国人能够在简洁低碳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满足舒适感的生活方式我在想,是不是有很大一部分人,愿意选择简朴清静但便利的生活方式社会有没有可能以环保理念迎合他们,从而既让人们多一种选择,也为中国做一种探索13亿人口的中国,如果寻求不出这样的模式并使之成为社会共识,那么,雾霾、毒水,定会以越来越高的频率和强度不约而至我设想的新农村,照明、做饭、采暖全部用沼气,定期更换的沼液、废渣用来肥田以这样的纯生态设施,最大限度为农民们提供便利生活的同时,化肥使用量必然降低,食材和水的洁净度因此提高,这又造福了城里人全中国每年化肥、农药的总用量,应该由环保部与农业部共同研究、控制,而不能这个部为了产量只管猛劲撒,那个部一头雾水不知该如何消解我设想的城市规划,不是只学点发达国家的皮毛,而是能有超前思考,比如,在为汽车修路的同时,为愿意跑步、骑自行车上班的人们留出安全、舒适、便捷的通路中国曾经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自行车大国,但眼下自行车正在逐步被淘汰我设想的中国环境治理,应该是全世界最严厉的从中南海开始,中国的楼房,房顶要铺满绿色植物或太阳能板,必须装上雨水集流设施;每一个乡村,必须有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每一亩土地和林地,施用化肥、农药等化学要素的数量必须受到监控;汽车的尾气排放标准,必须领先全世界而不是在欧盟后面亦步亦趋肯定有人会笑话说:别做梦了,学都学不好,谈何超越但是看看日本吧:当年加藤三郎最早提出要限制日本汽车的尾气排放,并作为官员制定日本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引起一片骂声骂他的人说,加藤是想把日本汽车工业卖给美国如果执行这个标准,日本汽车工业必将死亡结果呢没有一家企业倒闭,反而更好如果没有那样的限制,就没有日本汽车产业的今天归根结底,其实我真正想说的是:尽管对于雾霾的成因有诸多解读,但我认为它是一个污染总量超标后的集成结果我悲观地认为:因为先天禀赋和天时地利人和,中国人在中国,要想多数人拥有美国人那样的豪车豪宅,就别指望有美国人那样的蓝天白云要想有蓝天白云,整个民族就必须收心敛性,做出牺牲比如,我说一句找骂的话,北京人这样恐惧雾霾,咱先做点力所能及的补救:让烧烤这种食品从这个城市彻底消失再说说汽车……好了好了,不说了,我似乎已经看见要跟我辩论者的愤怒面孔了(注:作者为《瞭望东方周刊》常务副总,本文原标题为《雾霾会越来越频繁地光临》)
云南特色植物 灯盏花有哪些
企业文化
产品
防治小儿便秘
小儿退热贴
儿童感冒药哪种好
便利妥经济型纸尿裤儿童中暑
小儿咳嗽怎么治

- 上一篇:欧盟单边推碳管制激怒全球航空业1
- 下一篇:安徽省人大法工委到黄山风景区开展黄山风景
-
怎样饲养哈士奇健康成长位置
怎样饲养哈士奇健康成长怎样饲养哈士奇健康成长 14:56:03出处:络点击:506 导读: 很多主人在选择狗狗的时...[详细]
2022-06-10
-
怎样预防西高地中暑位置
怎样预防西高地中暑怎样预防西高地中暑 16:11:59出处:络点击:1183 导读: 预防西高地中暑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详细]
2022-06-10
-
怎样限制犬乱吠叫位置
怎样限制犬乱吠叫怎样限制犬乱吠叫 16:11:59出处:络点击:1146 导读: 一般在幼犬时期,犬除了肚子饿和惊吓、...[详细]
2022-06-10
-
恐龙有哪些种类史前生物科普下位置
恐龙有哪些种类?史前生物科普下恐龙有哪些种类?史前生物科普下恐龙的种类是非常的多的,科学家一般都是依据它们的骨骼化石的形状来将恐龙进行...[详细]
2022-06-10
-
怪不得邻居阿姨总没好颜色给金毛看到这一幕位置
怪不得邻居阿姨总没好颜色给金毛,看到这一幕,主人都觉得羞愧其实以前我挺不解的,明明都是 的人,还都是养金毛的人,隔壁家的阿姨怎么总是对我...[详细]
2022-06-10
-
性格好的狗狗有哪些位置
性格好的狗狗有哪些性格好的狗狗有哪些 什么样的狗狗性格好?什么样的狗狗不咬人?一起来跟有宠君看看那些性格好的狗狗吧。 世界三大无攻击...[详细]
2022-06-10